
2024年5月25日,据俄罗斯媒体报道,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访问库尔斯克州期间,其乘坐的直升机遭遇乌克兰大规模无人机袭击。尽管俄防空部队成功拦截并摧毁46架来袭无人机,未造成人员伤亡,但该事件再次凸显无人机带来的非对称威胁,引发国际社会对低空安防问题的高度关注。
无人机威胁:从军事战场渗透日常生活
无人机以其低成本、高灵活性和强隐蔽性,正成为现代安防体系的重大挑战。无论是在乌克兰战场上频繁出现的改装民用“自杀无人机”,还是中东地区日益增多的集群式袭击事件,均揭示出传统防空系统在面对新兴低空威胁时的局限性。与此同时,民用无人机在农业植保、物流配送、影视拍摄等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,在带来便利的同时,也埋下了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。

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,2023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已达1174.3亿元,预计2025年将突破1690亿元。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,如何有效管控无人机带来的各类安全风险,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。
反制利器:低空安防雷达构筑“无形天网”
面对具有“低空、慢速、小目标”(简称“低小慢”)特性的无人机,传统防空手段往往难以奏效。雷达探测技术作为反无人机系统的核心,正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。
雷达系统基于电磁波发射与接收反射信号的原理运行,通过分析回波可精准获取目标的距离、方位、高度与速度等信息,为后续拦截提供精确数据支持。

针对“低小慢”目标的独特挑战,武汉雷可达公司自主研发了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XW/SR226系列低空安防雷达。该系列产品采用先进DBF技术与多波束发射机制,显著提升系统抗干扰能力与探测灵敏度,可实时探测、跟踪并显示目标航迹,为边境、机场等关键区域提供可靠的无人机预警与目标指示服务。

明星产品技术亮点解析
二维相控阵雷达XW/SR226-5000SA:以“快、准、智、稳”为核心特点,成为应对“低小慢”目标的关键装备,满足低空经济对低成本、多功能、智能化的安防需求。
二维四面阵雷达XW/SR226S6D:专为无人机探测设计的三坐标雷达,采用S波段全数字有源相控阵技术,融合AI智能处理与模块化架构,实现360°全空域无死角覆盖,可精准捕捉微小目标,适用于边境监控、机场防护与要地防御等多种场景,是新一代智能感知中枢。
多场景应用解决方案
- 低空无人机防御:实时探测8公里内微型无人机,支持与光电系统联动,实现“侦-控-打”一体化处置闭环;
- 边境与海域监控:全天候监视15公里内低空越境目标,支持声光预警与电子围栏拦截;
- 机场净空保护:覆盖跑道周边10公里空域,可精准区分无人机与鸟类目标;
- 城市要地安防:为政府大楼、能源设施等敏感区域构建立体防护网络,支持多雷达智能组网与协同作业。
安全与创新的协同发展
普京专机遇袭事件及全球频发的无人机安全事件,为低空安防领域敲响警钟。在无人机技术爆发式发展的背景下,我们既要警惕“无人机恐怖主义”等新型安全风险,也需避免因安全顾虑阻碍技术创新的步伐。
关键在于以开放态度拥抱技术变革,持续加强核心反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。以雷可达为代表的国产低空安防雷达技术不断突破,正为维护国家安全、社会公共安全与低空经济有序发展,提供坚实可靠的“无形盾牌”。在无人机日益融入日常的同时,强大的低空感知与防御能力,将成为我们驾驭未来的关键保障。
相关阅读
- 国际民航组织(ICAO)无人机监管框架:了解全球无人机安全标准和监管政策
-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(FAA)低空安防指南:获取无人机空域管理与反制技术最新规范
- 中商产业研究院民用无人机市场报告:深度分析无人机行业发展趋势与安全挑战